知识 | 一文搞懂周期训练

RQ教练
发布2024-08-20 10:22:02
关注作者

一、周期训练是什么

如果你努力训练成绩没有提升,

如果你想在比赛中发挥最好的水平,

如果你想体验运动员的训练方法,

那你可能需要一份周期训练计划。

周期训练是生理学家Matveyev在上世纪60年代定义的理论[1],这个理论已经指导运动员训练了半个多世纪,其核心是通过阶段性的负荷变化来推动运动员的生理适应,在比赛阶段达到最高的运动表现。

超量补偿和负荷渐进是周期训练的理论支撑[2],如图1所示,每次超量补偿发生时,运动员的内稳态都会形成一个上升趋势,这会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0935551.png

如图2,当训练刺激过大或休息时间过短时,运动表现水平会下降;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0983284.png

只有合理的刺激强度和恰当的休息才能提高运动表现水平,如图3所示[3-4]。因此周期训练计划制定的关键是对刺激和休息合理分配,让运动员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1524141.png

二、周期训练计划如何安排负荷

周期训练计划的周期取决于比赛时间,可将这段训练时间,划分为几个大周期,划分方法有很多种,但无论是怎么划分,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性质[5]:

1.适应期:在正式训练前适应。

2.提升期:比赛前要提高运动员的生理适应和运动表现。

3.比赛期:比赛那段时间要维持运动表现。

4.过渡期:比赛后要消除疲劳和恢复。

整个周期的变化的大致趋势如图4所示,训练安排从低强度/高训练量逐渐到高强度/低训练量[5]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1582476.png

大周期可以继续划分为中周期,一个中周期一般是2-6周左右;中周期中的每一周又可以称为小周期,一周训练3-6天。每个中周期和小周期中要有训练负荷的变化,目的就是要合理分配训练刺激和休息。

中周期的负荷根据所在大周期不同而不同,为了提升运动表现常见的中周期负荷安排如图5所示,阶梯式上升,在中周期末安排一个恢复小周期;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1647605.png

比赛期中常见的中周期负荷安排如图6所示,赛前小周期要安排减量,赛后小周期要安排恢复,如果两次比赛时间接近,中间的时间要保持中高负荷维持运动表现;为了过渡和恢复常见的中周期负荷安排如图7所示,负荷要在中等以下[6-7]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1761749.png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1873712.png

小周期的负荷安排,包含每天的负荷变化。为了提升运动表现常见的小周期负荷安排如图8所示,可以设置1-2个负荷变化的波动;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2843920.png

为了恢复和减量常见的小周期负荷安排如图9所示,训练量减少50%,维持或减少一部分训练强度;比赛周中常见的负荷安排如图10所示,可以安排一次高负荷训练,比赛日前两天的训练不能有显著消耗肌糖原的强度[8]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2894341.png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2967212.png

三、跑步周期训练计划

回到跑步的周期计划制定中,一般分为4个大周期:适应期、提升期、比赛期、过渡期。

其中适应期和过渡期一般为1-2周时间;比赛期的持续时间视比赛次数决定,如果短期内只有1次比赛,比赛期可以设置为2周并去掉过渡期。

如果有多次比赛,比赛期不宜太长,否则很难维持好的竞技状态;其余大部分时间留给提升期来提高运动能力。训练原则如下:

适应期和过渡期大部分是E跑,建立或恢复基础体能 。

提升期,依据项目特点和个人能力偏好决定训练重点,可以分为2-4个中周期,每个中周期训练的重点不同,其他为次要训练。

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决定有氧耐力,因此长距离项目优先选择M跑、T跑和I跑;短距离项目优先选择A跑和R跑来提升无氧耐力和最快速度。

安排原则就是负荷要波动循环,不断上升,训练量大的日子强度要低,训练量小的日子强度要高。

比赛期的训练要维持训练强度,降低训练量,保持竞技状态,做好赛前减量和赛后恢复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002390.png

四、通过RQ制定周期训练计划

周期的划分和训练重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,以下举一个简单例子供大家参考。

假设为一个跑力50的跑者,要准备3个月后半马比赛的跑者制定周期训练计划:

(1)划分大周期、中周期

如图11所示,由于短期内只有1次比赛,可以去掉过渡期,根据比赛时间划分为3个大周期,适应期2周(绿色);

比赛期为2周(红色),比赛前一周是减负荷周;

剩下的8周是提升期(黄色),提升期再划分为2个中周期,提升中周期对图5的负荷安排进行微调,保证负荷渐进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054292.png

(2)确定训练负荷

设定比赛日的负荷为100%,假设用45的负荷完成比赛。(根据体能表现曲线找到适合的训练负荷)

根据该负荷可以计算整个周期中的负荷。比赛负荷根据图10安排,安排后如图12所示,训练日安排在周12356(一周训练5次,可以去掉负荷最小日),根据比赛日的负荷计算出比赛周的总负荷为(0.65+0.8+0.9+0.6+1)*45=177.8,之后可以得到整个周期的训练负荷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176177.png


(3)确定每周的具体训练

以提升期的第一周为例,负荷为比赛周的70%=124.5,选用图8的负荷安排,安排后如图13所示,训练日选择周12456,计算出该周期的100%负荷为124.5/(0.8+0.95+0.8+0.95+0.65)=30,得到每天的训练负荷分别为24、28.5、24、28.5、19.5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222340.png

以周2训练为例,安排L和T训练(前期以训练量为主,因此设置负荷比为8:2),根据RQ小工具可以计算出当天的训练内容,去掉其中一个的热身和伸展部分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283276.png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339562.png

RQrun APP单次课表导航

「训练页面」=>「标准课表」栏位=>「单次课表」,点击即可根据需求生成单次课表啦~


(4)周期训练计划的调整

每个小周期的训练效果可以用RQ的训练趋势图判断,状况指数要在比赛日达到最高,如果状况指数上升,下一小周期总负荷可以增加5%-10%;反之如果下降,下一小周期总负荷可以减少5%-10%。

article/2024-08-20/17241203385293.png


上述介绍周期训练安排的大原则,以及相关变化与应用。

但教练们进行训练规划时,不同的训练逻辑、训练方法,以及不同的对象,外在环境等等,都是需要纳入考量的关键要素。

所以大家在进行安排规划时,也需要充分的了解训练计划背后的逻辑以及训练目标,适用人群等,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喔!



文/RQ运科组-ZY

1. Matveyev L P. 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[J]. Moscow, Russia: Fiscultura I Sport, 1966.

2. Fry A C. The role of training intensity in resistance exercise overtraining and overreaching [J]. Overtraining in sport, 1998, 127.

3. Fry A C, Schilling B K, Weiss L W, et al. β2-Adrenergic receptor downregulation and performance decrements during high-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 overtraining[J].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, 2006, 101(6): 1664-1672.

4. MCKENZIE G. Effects of frequency of weight 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enhancement[J]. 1981.

5. Bompa T O, Buzzichelli C. Periodization-: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[M]. Human kinetics, 2018.

6. Hellard P, Avalos M, Millet G, et al. Modeling the residual effects and threshold saturation of training: a case study of Olympic swimmers[J].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, 2005, 19(1): 67.

7. Mujika I, Padilla S. Scientific bases for precompetition tapering strategies[J].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, 2003, 35(7): 1182-1187.

8. Stone M H, Stone M, Sands W A.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esistance training[M]. Human Kinetics, 2007.

本文由 @RQ教练 发布于RQ平台,未经原作者同意,请勿转载或使用。
1059
|
14
|
6
|
0
推荐文章
精选留言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