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量 | 锻炼你的肌耐力:循环式训练

RQ教练
发布2023-10-19 14:35:04
关注作者

「肌耐力」是肌肉长时间持续重复同样动作的能力。很明显的,长跑是一种非常需要肌耐力的运动。长时间的跑不只需要心肺体能,也需要肌肉能更抵抗疲劳,维持长时间力量输出。

如何锻炼肌耐力?有两个重点:


· 增加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

· 学习在已经疲劳时维持力量输出


长距离跑步、跑山路、节奏跑等训练都对提升肌耐力有帮助。肌力训练也是提升肌耐力的好方法,但是「低重量高反复次数」(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上)的训练方式并不适合跑者。原因是高反复次数训练产生的效果,只强化特定区域的肌肉耐力,很难让效果转化到跑步,反而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增生,影响跑步效率。「循环式训练」是个很好锻炼方法。

article/2023-10-19/16976972451332.jpg


循环式训练

循环式训练(Circuit training)是一种把多种训练动作组合,连续进行不同的训练动作(或短暂休息),不断循环的训练方式。训练动作可以是徒手,也可以是负重训练,能够同时兼顾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的效益。

循环式训练通常由7~15个动作组成,训练设计没有限制,可以充分发挥创意,或针对特殊目的设计。

跑步专项的循环式训练

如何让循环式训练更适合跑步专项呢?在每一个肌力训练动作之间安插「跑步」训练。肌力训练动作后马上跑步,肌肉来不及恢复,强迫肌肉提升耐受性,增加跑步专项的肌耐力。

透过调整肌力训练与跑步训练的强度,我们能够改变训练的效果:


  1.  「高肌力训练强度/中等跑步训练强度」:肌力训练让身体产生疲劳,马上接着跑步,这时疲劳无法恢复,可以强迫身体学习如何在越来越疲劳的状况下,征招额外的肌纤维来完成训练动作。

  2. 「中等肌力训练强度/高跑步训练强度」:循环训练的重点变成了跑步,肌力训练变成撤消阶段,训练更加专项。


在训练周期的基础阶段,或是重点摆在肌力训练时,适合使用第1种模式。下面是一个很简单的训练范例:


「跑步训练2分 → 徒手蹲20次 → 跑步训练1分 → 伏地挺身15次 → 跑步训练1分 → 大跨步跳10次 → 跑步训练1分」


重复3组,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。跑步训练强度中等,略比马拉松配速慢一些,这样的安排让训练重点在肌力训练。训练一段时间,身体已经适应这个训练后,可以提高跑步的强度,例如将配速提高到10公里配速,训练就转变到第二种模式。

article/2023-10-19/16976972537269.png

循环式训练的肌力训练动作可以根据目的调整。例如希望增加核心能力:可以安排「棒式、侧棒式、死虫训练」;如果希望强化弹性,可以安排「单双脚的弹跳、跳绳等」;如果想强化臀部肌耐力,可以安排「桥式、单脚RDL硬举、或弹力带训练」。


到了训练周期的中后段,想进一步打造更强的肌耐力,可以把训练地点转换到斜坡上:


「35秒10公里配速跑  → 深蹲跳8次  → 35秒5公里配速跑  → 大跨步跳(尽力跳)8次  → 35秒5公里配速跑  → 8次单脚跳 」


这是一组高强度肌耐力训练课表范例,必须非常谨慎操作,建议在熟悉每项训练动作后再进行。肌力训练之间的跑步除了需要注意配速是否在目标强度,也要注意训练疲劳导致跑姿变形,导致受伤机会增加。

文/余文彦


本文由 @RQ教练 发布于RQ平台,未经原作者同意,请勿转载或使用。
3938
|
24
|
8
|
2
热门文章
精选留言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