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 | 比赛地形对马拉松成绩的影响

RQ教练
发布2024-03-12 10:38:25
关注作者

比赛地形

在耐克破2计划中,基普乔格2017年在意大利蒙扎赛道跑出2:00:25,2019年在奥地利维也纳赛道跑出1:59:40。根据研究人员的计算,与蒙扎赛道相比,维也纳赛道的地形条件提供了46.2秒的优势[1]这是否意味着基普乔格这次破2是由于地形的选择?

比赛地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海拔、爬升和下降、弯道,本篇文章就来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马拉松成绩的。


1.海拔 

海拔升高与气压、空气密度、氧分压的降低有关,从而导致使人体的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。休息时,人体通过增加心输出量、通气量来补偿,但在剧烈运动中不能得到完全的生理补偿。另外,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也会随着海拔降低,在高海拔地区用同样的配速意味着更高的运动强度[2]

虽然空气密度降低会减少空气阻力可能有益于短跑表现,但对于中长跑特别是马拉松,表现会大幅度下降(通过高原习服可以稍微减轻这种有害影响)。一般马拉松比赛不会设置在非常高的海拔,根据研究人员对不同海拔(0-2800m)比赛的统计发现,海拔每增加1000米,男性完赛时间平均增加10.8%,女性完赛时间平均增加12.3%[3]

蒙扎赛道和维也纳赛道的海拔均在150m-200m之间,几乎对马拉松表现没有影响。

2.爬升和下降

article/2024-03-12/17102097093521.png


爬升和下降意味着上坡和下坡,坡度的衡量单位是角度(°)或 坡度(%),坡度是角度的正切值。与平地跑相比,在相同速度下,上坡需要更高的能量消耗,这主要是由于提升重心需要做额外做功。另一方面,下坡跑步的能量消耗更低,因为重力提供了一些向前推进的动力。

早期研究认为,上坡跑的能量消耗等于平地跑的消耗与提升体重消耗之和[4],但是这种算法会高估上坡的能量消耗,坡度越接近90°算法才越准确。高估的原因在于,在平地跑步时的垂直位移(垂直振幅)完全属于无用功,这部分能量消耗不能帮助身体移动。

但在上坡时,产生垂直位移的功就变成了有用功,并且由于上坡触地时的高度和蹬地时的高度有落差,导致触地时用于制动消耗的能量也减少,并根据坡度增加呈指数级下降(在一定坡度范围内)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导致上坡实际消耗的能量比预期要低[5]

对下坡跑的研究很少,下坡和上坡拥有完全不同的生物力学模式。在相同坡度下,上坡能量消耗的增加大于下坡能量消耗的下降,因为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省力[6]



维也纳赛道的时间优势主要来自下降。蒙扎赛道一圈2.4公里,每圈海拔起伏约5米(上图)。而维也纳赛道有一条长4.2公里的直线,开始位置的海拔下降了13米,随后每圈(9公里)只有3米起伏(下图)

不过世界田径协会(WA)对赛道记录资格的规定,净高度下降要小于比赛总距离的0.1%,即42米,维也纳赛道显然不符合规定。



3.弯道

article/2024-03-12/17102099289024.png

相同速度下,在弯道上跑步时,腿部需要提供额外的向心力导致能量消耗比跑直线增加。速度越快,弯道半径越大,能量消耗增加越多[7]如果需要维持相同的能量消耗,就需要在弯道相应地减慢速度。

在街道上跑步,一些弯道是90度的街角,弯道半径只有0.3米,参考标准田径场400米跑道的半径是36.8 m。这里引出一些猜想,在操场跑步时一半距离都在弯道上,那么在考虑路面不同的情况下,和跑街道比,田径场跑步能量消耗是否更高?脚踝长时间内外翻对关节是否有影响?以及顺时针跑和逆时针对受伤侧腿的意义是否不同?

维也纳赛道和蒙扎赛道的弯道差距不大,根据估计,维也纳赛道比蒙扎赛道有1秒的弯道优势。

理想笔直的赛道可能并不存在,因为世界不是平的。但是在考虑海拔、爬升和下降、弯道等地形因素时,维也纳赛道只比42195米的完美水平直线慢约1.4秒,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拔变化和弯道的负面影响。

这些粗略计算可以给人地形影响的直观感受,不过对于普通跑者,几秒的差距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
如果想更快完赛,可以考虑选择低海拔的比赛(例如厦门马海拔最高处不到25米,而贵阳马海拔大约1200m)。同时,在遇到爬升和弯道时,要注意降低自己的配速来保证稳定的代谢,这可能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。


文/RQ运科组-ZY

参考文献

1. Snyder K L, Hoogkamer W, Triska C, et al. Effects of course design (curves and elevation undulations) on marathon running performance: a comparison of Breaking 2 in Monza and the INEOS 1: 59 Challenge in Vienna[J].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, 2021, 39(7): 754-759.

2. Mazzeo R S.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exercise at altitude: an update[J]. Sports medicine, 2008, 38: 1-8.

3. Lara B, Salinero J J, Del Coso J. Altitud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race time during the marathon[J]. High altitude medicine & biology, 2014, 15(1): 64-69.

4. Minetti A E, Moia C, Roi G S, et al. Energy cost of walking and running at extreme uphill and downhill slopes[J].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, 2002.

5. Hoogkamer W, Taboga P, Kram R. Applying the cost of generating force hypothesis to uphill running[J]. PeerJ, 2014, 2: e482.

6.Lemire M, Falbriard M, Aminian K, et al. Level, uphill, and downhill running economy values are correlated except on steep slopes[J]. Frontiers in physiology, 2021, 12: 697315.

7. Taboga P, Kram R.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curves on distance running performance[J]. PeerJ, 2019, 7: e8222.



本文由 @RQ教练 发布于RQ平台,未经原作者同意,请勿转载或使用。
2447
|
2
|
5
|
0
推荐文章
精选留言
收藏